海南周刊 | 碧海騰躍萬寧“龍”

  碧海騰躍萬寧“龍”

  文\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

  龍,是中華民族的象征,人們把它視作最大的吉祥物,并自稱為“龍的傳人”。

  在萬寧,人們也對龍有著特殊的情感:萬寧境內(nèi)的主要河流中,龍滾河、龍首河和龍尾河均以龍命名;每年的二月二,萬寧人要吃“龍須”、賽龍舟,祈求幸福安康;每逢年節(jié),萬寧市萬城地區(qū)的人們總要開展舞龍活動……

  這許許多多與龍相關(guān)的傳說故事及文化習俗,承載著萬寧人對美好生活的祈盼,以及萬寧人奮力創(chuàng)造美好生活,做好“龍的傳人”的美好愿望。

萬寧市和樂鎮(zhèn)港北港,漁民們在練習劃龍舟。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

  隨處可見的“龍”

  觀察萬寧地理,由北至南,大山、河流漸次分布,其中四大主要河流:太陽河、龍滾河、龍首河和龍尾河,其名稱均與龍、太陽有關(guān)。太陽與龍在萬寧人心中的份量,也由此可見一斑。

  說到龍,必然離不開各種離奇、神奇的傳說故事。在萬寧民間流傳的故事中,太陽河、龍滾河、龍首河和龍尾河的形成都與龍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

  據(jù)傳,很久以前,萬寧大地久旱,草木不生,民不聊生。突然有一天,天空烏云密布,狂風大作,伴隨著一聲巨響,一條巨龍直下云天,翻滾的龍身伴著閃電、狂風、暴雨,把一間間房屋刮倒,把一棵棵樹木推倒,夷為平地。

  待到雨過風息后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巨龍蹤影全無,而巨龍龍頭觸地的地方,龍身翻滾過的地方,龍尾掃過的地方各自形成河流,大地旱情頓消。后來,人們便把這三條河流命名為龍首河、龍滾河和龍尾河。

  太陽河的形成,在萬寧民間傳說中與太陽相關(guān)。據(jù)傳,遠古時期,海南有大蟲作惡,頭枕新嶺,胸屯興隆,尾接小海,頭吸尾吐,使得大地連年大旱。神箭手羿奉堯帝之名射日時,一顆太陽墜擊大蟲,正中要害,大蟲死后,身軀化為如今的太陽河,滋養(yǎng)萬寧水土。

  萬寧本地民俗文化研究者符忠良透露,在萬寧民間眾多神龍降臨的故事傳說中,最為知名的當屬古萬州(現(xiàn)萬寧市)青龍與紅龍的故事。

  相傳很久前,萬州因旱致災(zāi),人們建壇求雨,忽見南海上云霧翻滾,一青一紅兩條龍躍出海面,乘祥云直奔滇池,在那里,捕玉蚌,取珍珠,返回萬寧后降雨救災(zāi),并送上珍珠。其中得紅珠者高中狀元,得白珠者富貴榮身。

  后來,人們感恩雙龍降雨救災(zāi),刻寫了“吸南海碧波呈瑞氣,捕滇池寶珠獻人間”的對聯(lián)用來紀念。對聯(lián)至今仍然在萬城部分地區(qū)流傳。此外,人們還以青龍與紅龍的模樣制出龍燈,逢年節(jié)都會舞起龍燈,拜賀吉祥。

  現(xiàn)如今,萬城地區(qū)的舞龍已經(jīng)成為當?shù)匾淮筇厣?005年,萬寧市萬城鎮(zhèn)賓王村的舞龍隊受邀參加第六屆中國海南島歡樂節(jié)暨中國電影百年慶典,精彩的舞龍表演通過中央電視臺、鳳凰衛(wèi)視等多家媒體的轉(zhuǎn)播,將萬寧“龍”推向全國。

萬寧“龍”文化源遠流長。(資料圖片)

  “龍”文化源遠流長

  龍的形象一直與靈性、吉祥相關(guān)。萬寧人對龍的熱愛,更多是出于對幸福安寧生活的美好愿景。

  據(jù)《萬寧縣志》記載:唐貞觀五年(631年),萬寧始置縣,初為萬安縣。宋高宗紹興七年(1137年),改名為萬寧縣,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出現(xiàn)萬寧的名稱。而在萬寧有建置以來的1380余年歷史中,萬寧先后擁有萬安、萬寧、萬州、萬全等名字,無一不體現(xiàn)人民祈盼這一方土地永遠安寧的意愿。

  事實上,自北宋開始,萬寧市小海周邊的村莊就有賽龍舟的記載。每年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,小海沿岸的漁家兒女便宰雞殺鵝,酒足飯飽后,身著統(tǒng)一服裝,跨上龍舟,“棹影斡波飛萬劍,鼓聲劈浪鳴千雷。”

  二月二,龍?zhí)ь^,在這一天,人們多會“焚香水畔,以祭龍神”,祭祀完畢后,人們會泛舟海上賽龍舟,祈福今年風調(diào)雨順。而每到賽龍舟的時候,周邊的居民總會攜家?guī)Э谇皝碛^看,為海面上一條條“紅龍”“綠龍”助陣,海面上鼓聲震天,岸上歡聲沸騰,十分壯觀。

  萬寧和樂龍舟隊的教練鐘華香說,當?shù)刭慅堉鄣膫鹘y(tǒng)由來已久,大部分賽龍舟的選手平時都是漁民,在海浪中練出一身本領(lǐng),“現(xiàn)在我們漁民成立的龍舟隊已成為島內(nèi)名隊,并多次在國家級、省級比賽中獲獎。以后我們也會繼續(xù)把賽龍舟這一傳統(tǒng)延續(xù)下去。”

  正是由于萬寧賽龍舟的歷史悠久,國內(nèi)賽事級別最高、競技水平最高、獎金總額最高的中華龍舟大賽自2012年起每年都在萬寧港北打響揭幕戰(zhàn)。至今,借助賽事的影響力,萬寧“二月二,賽龍舟”名揚萬里。2015年,萬寧市和樂鎮(zhèn)被中國龍舟協(xié)會授予“中國龍舟小鎮(zhèn)”稱號。

  美味“龍須”后安粉

  萬寧當?shù)氐拿袼孜幕芯空咄跣l(wèi)說,萬寧的龍文化,在海南享有盛名。除了舞龍、賽龍舟等民俗活動外,還有一道美味的“龍須”粉。

  據(jù)《萬寧縣志》記載,后安粉早在宋代就有制作。后安粉用豬骨、粉腸、大腸、豬內(nèi)臟等熬制湯底,配料有炸蝦米、鴨蛋等,剛出鍋時熱氣騰騰,香氣撲鼻。而在每年的“二月二”這天,家家戶戶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后安粉。

  “這是因為萬寧當?shù)赜?lsquo;二月二,剃龍頭,吃龍須’的說法。”王衛(wèi)說,吃龍須,指的就是吃后安粉。而將剃頭與吃食冠上“龍”的名頭,則是為了討吉利、求喜氣。

  當然,將吃食加上“龍”的頭銜也并不是萬寧所獨有的習俗。在內(nèi)地,人們也將吃水餃叫吃“龍耳”,吃面餅叫吃“龍鱗”,吃米飯叫吃“龍子”,吃餛飩叫吃“龍眼”等,種種趣味習俗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、安康和吉祥的美好心愿。

  經(jīng)營后安粉店的李秋月說,后安粉的關(guān)鍵在于湯底,除了用上等食材外,還得保證食材不過夜,在細心熬制香濃的高湯外,并備有胡椒粉、辣椒醬等佐料。為了讓食客吃上新鮮、美味的后安粉,廚師常常在前一天的夜里熬制湯底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后安粉還很有“海”的特色,當?shù)貪O民往往把捕獲來的小魚小蝦和米粉一起煮。在一些后安粉店中,有時也會使用炸熟的蝦米作為粉湯的配料,由食者隨意添加。

  也正因為這些工序,使得一碗后安粉從點餐到上桌可在三四分鐘內(nèi)完成。后安粉因此也是海南早餐中有名的“快餐”,深受上班族喜愛。

責任編輯:吉訓偵
  •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

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• 南海網(wǎng)手機客戶端

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• 南海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

    用微信掃一掃
  • 南海網(wǎng)微博

    用微博掃一掃

海南文體

娛樂文體活色生鮮 進入欄目
欄目推薦
關(guān)于我們 |  廣告服務(wù) |  技術(shù)服務(wù) |  法律聲明 |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海南南海網(wǎng)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1999-2024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:(86)0898-66810806  傳真:0898-66810545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nhwwljb@163.com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:4612006002 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2108281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:瓊字001號
增值電信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許可證:瓊B2-2008008 廣告經(jīng)營許可證:460000100120 瓊公網(wǎng)監(jiān)備號:46010602000273號
南海網(wǎng)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